近日,河南首部古树名木保护标准——《古树名木保育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发布,将于4月20日起正式实施。
《规程》指出,古树是经依法依规认定的树龄100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是依法依规认定的稀有、珍贵树木或具有历史价值、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古树群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由一个或多个树种组成、相对集中生长、形成特定生境的古树群体。
《规程》明确,古树名木保育范围划分为4类,即树龄在500年以上的古树和名木保育范围不小于树冠垂直投影外延5米;树龄在300年以上不满500年的古树的保育范围不小于树冠垂直投影外延3米;树龄在100年以上不满300年的古树的保育范围不小于树冠垂直投影外延2米;古树群的保育范围为其林缘线以外5米所围合的范围。此外,《规程》要求对古树名木进行科学、适度养护,根据树种及健康状况,实施“一树一策”保育措施。
河南是古树名木大省,共有古树名木31.95万株,其中散生古树名木3.29万株,古树群777个、28.65万株,古树名木总量位居全国第四。《规程》的制定和发布将为河南省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